求职“空窗期”怎么就成了“黑历史”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5-02 20:57

  “应届毕业后想考研,没考上,之后因为有一年空窗期求职处处碰壁。”“辞职后休息了一段时间,再找工作时因为有几个月空窗期被拒。”“线上投简历,因为有空窗期,经常被HR‘已读不回’,也有的直接告诉我,虽然很符合岗位条件,但因为空窗期超过半年,按公司规定不予考虑。”记者近日采访发现,不少求职者在求职时受到空窗期的影响。(4月25日法治日报)

  空窗期何以成为求职者的“黑历史”?这背后反映出的,是企业对求职者过往经历的过度解读和偏见。不少企业HR坦言,在招聘时,对于空窗期超过半年的求职者,往往会直接将其简历筛掉。这种“一刀切”的做法,无疑是对求职者的一种不公平对待,更是一种隐形的职场歧视。

  然而,求职空窗期并不等同于求职者的工作能力或职业态度有问题。事实上,许多求职者在空窗期期间,都在积极地进行自我提升,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。他们或许是因为考研、考公失败,或许是因为家庭原因、健康问题而暂时离开职场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失去了重返职场的能力和热情。

  更重要的是,企业的这种做法违背了平等就业的原则。根据我国《劳动法》和《就业促进法》的相关规定,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就业歧视。将空窗期作为招聘的硬性门槛,无疑是对求职者的一种隐性歧视。

  解决求职空窗期歧视问题,需要企业、求职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。企业应该完善招聘流程和标准,尊重求职者的个人选择和经历;求职者应该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,以实力证明自己;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就业歧视的监督和打击力度,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。

  求职空窗期不应该成为求职者的“黑历史”,更不应该成为阻碍他们顺利就业的绊脚石。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、包容的心态看待求职者的过往经历,给予他们公平的机会和竞争环境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共同推动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,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