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游览的地方众多什刹海很出名这是它的SBet实博名称由来之疑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4-27 03:14

  哈喽,大家好,欢迎来关注小编的文章,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什刹海名称由来之疑。从明代起,后三海逐渐被称为什刹海。但为什么叫什刹海,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,甚至成为京城疑事之一,经常在各种书籍和文章中被争辩和讨论着,最主要的有“一庙说”和“十庙说两种说法。

  “一庙说”认为在什刹海湖边原有一庙称为十刹海寺,湖因庙而得名。早在明代,刘侗与于奕正所著《帝京景物略》中就提到:“京师梵宇,莫什刹海若者。……其方五十亩,室三十余间。清乾隆《钦定日下旧闻考》中也提到什刹海寺。《天府广记》中载:“十刹海在龙华寺前,万历中陕西僧三藏建。”在1928年1936年、1947年的数次北平市寺庙登记中都有什刹海寺的记载。

  综合各种资料,可以作出以下概括:什刹海寺至少在明万历年间已是北京西北城的一座大庙了。但它坐西朝东,不像明代庙宇坐北朝南的格局,而更符合辽代契丹人在建筑上喜东向的“朝日”之俗,因而始建年代似可能更早。清顺治六年(1649年)和康熙三十一年(1692年)都曾重修,又名十刹海庵、十岔海。地址在德胜门内段家胡同南半段,曾称为什刹海胡同,今称为滨海胡同。

  北京史地学家侯仁之先生赞同“一庙说”。他曾表示:“可以断定现在的什刹海一名,实来源于明代的十刹海寺,只是把十’字又谐音写作‘什’字而已。”他在1990年为什刹前海南岸碑刻撰文时明确指出:“……湖滨梵宇树立,旧有佛寺曰十刹海,寓意佛法如海。今寺宇虽废,而十刹海作为湖泊名称,却已屡见记载。或谐音写作什刹海,又口碑相传已相沿成习。”

  “十庙说”认为在后三海沿岸曾有10座著名寺庙,因而湖泊被称为十刹海,后又按谐音称什刹海。如清代所著《退庵笔记》中说:“元明之际,在什刹海附近,曾建有万善寺、广善寺、三圣庵、海会庵、净海寺、心华寺、慈恩寺、金刚寺、龙华寺、广化寺,故名什刹海。

  ”但这10座寺庙的名称却有许多不同的版本,比如有人称十座寺庙是观音庵、广化寺、汇通祠、药王庙关岳庙、火德真君庙、慈恩寺、净业寺、普济寺和广福观。但有意思的是在不同的版本中,大都没有十刹海寺。实际上,在后三海周边自元以来,所建寺庙不计其数,在1947年寺庙登记时还登记有40余处。“十”字只代表多的意思,而不是代表真实具体的数字。

  在北京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关什刹海名称来源的传说。据说明初时,北京有一个活财神叫沈万三。说他是财神,其实他并不富,甚至很清贫,但是他知道地下什么地方藏着财宝。可是他平时秘不示人,自己也不挖,只有在遭到痛打后才肯说出。后来皇帝要修建北京,将他抓去严刑拷打,无奈之下,他指着某块地方说SBet实博,这地下有白银。军士们按他所指向下挖,果然挖出了十窖白银,每窖四十八万两,共四百八十万两,修建北京的资金有着落了。挖银子的地方成了大坑,后来积水成湖,人们就叫它十窖海,以后又讹传为什刹海。

  沈万三确有其人,是元末苏州人,名叫沈富,排行老三,是当年江南首富,因而人们称他沈万三。朱元璋扩建南京城墙时,据说他捐钱修了三座城门。但沈万三从未到过北京,而且后三海在元朝就已形成,和沈万三绝无关系。然而这个有意思的传说却给什刹海更增加了一层传奇色彩。

  什刹海这个名称从未被行政正式命名过,只是约定俗成、相沿成习的一个叫法。即使在北京现代出版的各种地图中,后三海均被标为西海、后海、前海,从未标注过什刹海。什刹海更多地被认为是一个风景区的名称,包括后三海及其周边地区。在普通百姓心目中,什刹海又似乎专指什刹前海、后海,而积水潭则是西海的专称。好了,一闪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全部内容了,感谢您的阅读,我们下个故事见。